为响应国务院《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号召,全面建立实施汽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助力打赢蓝天保卫战,7月28日,“重庆市机动车排放污染治理技术培训班暨M站建设运营管理班”开班,旨在加快重庆市机动车排放污染维修治理站(M站)建设,为重庆培养更多机动车排放污染治理专业技术人才,提升本市机动车排放污染治理水平,有效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物排放。
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持续快速增长,汽车排放已经成为大气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汽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是指在用汽车按照国家和重庆市有关规定,由汽车排放检验机构定期对其进行排放检验,检验不合格的由具有资质的汽车排放性能维护(维修)站进行维护修理,使汽车排放符合现阶段国家对汽车排放污染物标准要求的管理制度。
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技术与标准委员会专家刘存友介绍,现目前我国排放污染超标车辆占20%左右,而治理的难点主要在于技术,业内缺乏专业人才和专业技能,导致市场混乱、维修企业与车主间纠纷不断。
第一期“M站建设运营管理班”开班便吸引了来自重庆主城、涪陵、黔江、大足、合川等地的40多名维修企业代表参加。重庆吉高汽车维修有限公司是重庆市第一家示范“M站”企业主,董事长向凯云说:“拿到这个资质很容易,但是实实在在维护好机动车尾气超标很不容易,我们会陆续派员工前来培训学习排放检验与治理技术。”据了解,目前重庆已有200余家企业、机构申请M站资质,各地M站的建设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
黔江区维修协会会长张立福带队三人来参加培训,他说:“现阶段黔江的运营车辆中排放超标车占15%左右,黔江在尾气治理方面有一些新的尝试,希望通过这次系统化的培训,提升理论和实操水平,在规范开展检测、维修等工作上有质的突破。”
目前,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市交通局等部门出台了《关于实施汽车排放与维护制度的通知》(征求意见稿),重庆市拟于2020年9月1日起实施该制度。响应国家和重庆市的号召,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加大了执法监督力度,维修行业主管部门则加大对企业的管理力度。“我们要求维修企业不弄虚作假、不扩大维修范围、不给车主加重负担、保护用户切身利益。目前我们主抓培训工作,要让学员掌握检测、维修技术,通过检测指标准确判断故障点等专业知识。”重庆市道路运输协会副会长、重庆市汽车维修专委会主任汪坤发表示。
本期运营管理班、汽油车排放污染治理班、柴油车排放污染治理班三个班陆续开课,每班各有40余人参加,通过“理论+实操+考核(模式)”,让学员们掌握相关法律法规,“M站”的建设规范、运营规范、流程规范,以及机动车排放污染超标治理相关知识;学完考核合格后,还可获得国家专项技能认证证书——诊断与排除发动机故障。 “我们还将引进全国各地的优秀培训机构来重庆授课,扩大培训学习范围,提升重庆市的机动车排放污染治理水平,共同保卫我们的蓝天。”汪坤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