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两个案例入选江苏交通运输现代化示范区建设示范案例
2025-02-24
来自:速新闻
近日,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印发《江苏交通运输现代化示范区建设第三批示范案例》,遴选出35个示范案例,宿迁市交通运输局推荐的《宿迁发挥港口枢纽功能,打造“前港后产”临港经济新格局》《宿迁探索“引聚带”支部工作法,推动货车司机群体党建提质增效》两个案例成功入选。
构建“前港后产”临港经济新格局
2024年以来,宿迁市交通运输部门一体化推动水运事业发展,全力推进航道网、物流网、产业网“三网合一”,加快打造更具特色的“水运宿迁”,初步构建了内畅外联、畅通高效的水运发展格局。宿迁港致力打造宿迁对外开放窗口、产业集聚高地、“公铁水”联运枢纽和产城融合试点,打造推广“前港后产”临港经济新格局。
创新推进“三规合一”。加快推进宿迁港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同步编制《宿迁临港产业发展规划》《宿迁港航陆域产业空间布局规划》,形成“三规合一”。明确临港产业发展定位和发展目标,提出“443”临港产业新体系和“10+1”重点临港产业园区。创新水运服务“门到门”,创新性地开辟了短支航道新课题研究,规划了张圩干渠等短支航道,一端沟通省干线航道京杭运河,一端直通企业,解决临港(园区)产业“最后一公里”水运直达需求。
聚焦水运建设,提升港航服务质效。加快推进水运基础设施建设、宿连航道规划建设,进一步推动宿迁市港口规模化集约化发展。集装箱运输水运跨越发展,2024年宿迁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达28.6万标箱。宿迁港依托1个集装箱泊位建设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已实现内河集装箱属地报关,拓展港口服务能力。
突出构建港口集疏运体系。实施重点港区铁路专用线、短支线航道等工程构建功能完备的港区集疏运体系。加快推进运河宿迁港铁路专用线建设运营,依托宿迁港中心港区中心作业区打造“公铁水”联运枢纽。同时培育壮大本地骨干物流企业,引进大型物流企业,全市已建成运河宿迁港智慧物流园、江苏通湖物流园等7座综合性物流园。
打造枢纽节点,推动临港经济发展。宿迁港功能不断完备,具备直接办理进出口货物申报、查验和缴税等功能,开通宿迁至上海等8条内外贸集装箱航线,区域性内河水运枢纽逐步形成。全市临港产业园区逐步形成了高端纺织、新材料、装备制造、绿色建材等特色优势产业。及时调整临港产业布局规划,打造前港后园临港生态圈,为宿迁港服务区域外向型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探索“引聚带”支部工作法,推动货车司机群体党建提质增效
自货车司机群体党建工作开展以来,宿迁市交通运输局在实践中探索出“引聚带”支部工作法、“一方引导、两地培养、三类公示”党员司机发展办法、“一站集成、一门通办”线下党群服务中心(政务服务站)建设、“卡友e家”线上服务平台、“关爱基金”等解决问题的有效路径,推动货车司机群体党建工作走深走实。
破解司机兴趣“淡”的问题,探索建立“1+7”诉求收集办理反馈机制,形成“货车司机—党员司机—功能型党支部—行业党委”的诉求表达机制,在货车司机党群服务中心建立法律服务站,组建“法律援助团”,借助宿迁市总工会“职工维权直通车”平台,实现货车司机与专业律师面对面沟通咨询,并提供法律文书代写和矛盾纠纷化解等服务。同时完善“卡友e家”线上功能,嵌入“交通运输公职律师在线服务”栏目。依托大型车辆检测站设立货车司机政务服务站,将证照年审、违章处理、车辆过户等涉及交通、公安部门的政务服务集中下沉、集成办理,实现“一门通办”。联合市慈善总会建立“关爱基金”,累计发放13.4万元,帮扶救助35名困难司机。
聚焦破解组织生活“虚”的问题,建强线上网络阵地,率先研发“卡友e家”货车司机党建线上云平台,并被推广至全省货车司机使用。丰富线下活动形式,结合清明、五一、端午、中秋、春节等传统节日,组织党员集中开展上党课、过政治生日等主题党日活动。发挥机关党建优势,建立机关党支部与网格化党支部联建联促清单,凝聚党建共建合力。截至目前,开展线上活动500余次,线下活动200余次,网格化党支部凝聚力不断增强。
聚焦破解作用发挥“难”的问题,发挥行业党委统筹抓总作用,组织开展培训班、交流会,提升党支部书记抓党建、带队伍能力。支部带党员,强化教育管理,推动“一盘沙”向“一盘棋”转变。探索“一方引导、两地培养、三类公示”为主要内容的货车司机党员发展办法,解决货车司机入党难的问题。截至目前,全市共有18名货车司机被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累计评出113名五星级货车司机。(钟浩然 庄行远 曹星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