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深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改革 加快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建设步伐_行业新闻_汽车维修行业
欢迎光临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网站
协会首页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资讯 /行业新闻

临沂:深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改革 加快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建设步伐

2025-05-19 来自:琅琊新闻网

        5月16日下午,临沂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市交通运输局、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市铁路民航事业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了我市深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改革暨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临沂建设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市交通运输局按照市委、市政府“深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改革”部署要求,聚力破解交通发展短板,出台了《深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改革实施方案》,将重点从5个方面加力突破。
        实施“强基联网”行动。科学确立了建设“国际物流之都”综合交通枢纽的核心定位,谋划了交通重点项目建设“三张图”。2025年建设图,今年完成投资304亿元,新建续建项目45个,董家口至五莲铁路及胶新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开工建设,临沂至滕州高速公路、解放路西段拓宽改造建成通车。截至一季度末,已完成投资51亿元,实现“开门红”。“十五五”规划图,“十五五”计划投资超过1400亿元,同比增长10%以上,潍坊至宿迁、莱芜至临沂高铁建成投运,全市高速铁路营运里程翻一番、突破400公里;董家口至梁山、蒙阴至邳州、临沂至东海高速和日兰高速改扩建等7个高速项目建成通车,高速公路里程达到1300公里;建设兰山(沂河新区)、兰陵、平邑、莒南通用机场,全市通用机场达到6个。中长期展望图,建成临沂至连云港高铁,高铁里程达到590公里,实现县县通高铁;构建“六纵六横三联”高速公路网和“十纵十横”普通国省道公路网,公路通车里程稳居全省第一;通用机场达到10处,基本建成“123”客运通达网和“123”物流运输网。
        枢纽扩能”行动。客运枢纽方面,重点打造航空和高铁两个“门户型”枢纽。年内启用启阳国际机场新航站楼,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1200万人次需求。目前,高铁枢纽正在筹划临沂北站一体化建设,未来将实现日兰、潍宿、莱临“三站合一”;还将同步启动沂水、沂南、兰陵、郯城等县区高铁站建设,建成后,群众从“家门口”即可乘坐高铁北上京津冀、南下长三角。值得一提的是,4月10日,“好客山东·齐鲁1号”旅游列车启程,该列车共设包括沂南站、临沂站、兰陵北站在内的22个站点,串联起山东11市200多家景区,游客来临沂登蒙山吃炒鸡更方便。货运枢纽方面,市级层面将重点围绕国际陆港发力。2月27日,国际公路运输“三大中心”落地运营,TIR运输证可实现“当日申请、当日发证、一次申报、一车直达”。目前已检测车辆50余辆,发放国际公路运输(TIR)证60余个。将加快推进济铁综合物流园和兰山智慧云仓等项目建设,继续丰富完善片区功能,打造仓配一体、园线一体、内外贸一体的高能级物流枢纽先行区。确保以优异成绩足额获得奖补资金并直达项目。
        实施“通道突破”行动。围绕“商城出海”,打造“东西互济、陆海联动”的国际物流大通道,市交通运输局将重点从4个方面畅通“扁担”通道。放大国际公路物流优势,在拓展TIR国际公路运输版图的基础上,向南突破,开辟至大湄公河次区域(GMS)国际货运新通道,争取今年国际公路运输的车次翻一番,达到2000车次以上;增强铁路货运运力,加快发展中欧班列“班列+冷链”、“班列+跨境电商”等特色班列,力争到发量突破500列;竞速航空快运赛道,坚持新建扩容与加密增效并重,新增国际国内航线2条以上,全力扩大空中航线覆盖圈;扩能国际海路运输——深化与山东港口集团全方位合作,争取把临沂港打造成为青岛港的内陆港区,把“出海口”搬到“家门口”。
        实施“降本增效”行动。国家提出,到2027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降至13.5%左右,为实现这一目标,我市将从调整运输结构、培育扶持企业两方面着手。加快推进“公转铁”,目前,市交通运输局正对全市工矿企业、园区进行深入调研,帮助企业分析收益、谋划项目、办理手续,支持企业建设铁路专用线,降低运输成本;实施货运企业梯度培育,一方面,壮大龙头企业,将对多式联运“一单制”试点企业和新纳统规上企业,给予一定政策资金支持,鼓励企业做大做强。另一方面,培育更多国际物流企业。
        实施“数智转型”行动。智慧交通方面,我市正式获批成为全国首批物流数据开放互联试点城市,将会同市大数据局,进一步优化试点方案,打通政府、企业之间的数据壁垒,推动“公铁空水邮”信息共享互认。绿色交通方面,建设布局快充站、换电站、加氢站,打造“临沂—济南—青岛”绿色运输示范线路,加快推进交通运输数字化、智能化、低碳化发展。
详情页广告(1)

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 《汽车维护与修理》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5040913号-3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技术支持:《汽车维护与修理》杂志社北京铭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