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3日下午,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会长张延华率队前往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调研,并主持召开新能源汽车技能人才工作调研座谈会。会议聚焦新能源汽车及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快速发展背景下,技能人才培养的紧迫需求与实施路径。全国汽车行职委副主任兼汽车维修专指委主任李怡民、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教育集团总校长段福生、北京交通运输职业学院校长贾东清、昌平职校校长丁云鹏等职业教育领域领导和专家出席会议,共同探讨行业人才培养的协同机制。
张延华在讲话中指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高速增长对维修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当前行业面临技能人才紧缺的严峻挑战。他强调,解决人才问题需从两方面发力:一是提升现有从业人员的技能水平,通过系统性培训与知识更新工程,优化行业人才存量;二是强化职业教育培养体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扩大高素质技能人才增量。协会将充分发挥桥梁作用,推动行业、院校与企业深度合作,切实满足行业发展与消费者需求。
李怡民结合行业数据指出,2024年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渗透率已超50%,市场保有量占比突破10%,标志着我国汽车产业进入全新发展阶段。他呼吁汽车维修专指委与行业协会加强协作,以行业需求为指引,共同完善职业教育标准,为行业输送更多适配型技术人才。
丁云鹏向与会专家介绍了学校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专业建设规划。该校紧跟行业趋势,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实训基地建设,致力于培养符合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要求的复合型人才。与会专家对职业院校的实践探索给予高度评价,并就课程设置、校企合作、师资培训等提出建设性意见。
座谈会上,行业协会、职业院校及企业代表围绕技能人才标准制定、培训体系优化、政策支持落地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协会秘书长底彦彬表示,将结合会议成果,进一步完善工作方案,推动行业人才培养的标准化与规范化。
本次会议为新能源汽车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了重要思路,明确了“存量提升+增量培养”的双轨策略。未来,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将联合职业院校、企业及相关部门,加快构建适应行业需求的人才培养生态,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协会法律顾问蔡格平、副秘书长康学楠、行业发展部主任赵军,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副校长张晶磊、交通运输系主任张翔,北京交通运输职业学院教授李卓等参加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