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均形成信用修复告知机制_行业新闻_汽车维修行业
欢迎光临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网站
协会首页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资讯 /行业新闻

天津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均形成信用修复告知机制

2025-07-10 来自:海报新闻

       近年来,交通运输行业因地制宜开展实践探索,加快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推动建设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7月9日,海报新闻记者从交通运输部获悉,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针对企业对信用修复政策不了解、信用修复流程不熟悉、票据丢失难修复等痛点堵点问题,启动“津交信用·筑信惠企”信用修复专项行动,以创新举措为企业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信用修复服务,发挥信用建设优化营商环境作用。
       “提前式”修复告知,实现处罚、修复“齐步走”。目前天津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均已形成信用修复告知机制,在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同时,送达信用修复明白纸或告知书,主动告知经营主体行政处罚信息将被公示的网站、公示期、信用修复流程、可能会造成的影响等内容。其中,市交通执法总队在执法办案系统增设《信用修复明白纸》打印模块,办案人员在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的同时,可在办案系统直接打印一并交于企业,进一步帮助企业了解信用修复政策和信用修复流程。2024年2月以来,已发放信用修复明白纸或告知书9600余份,有效破解信用修复知晓率不高的难题。
        “全程式”提醒服务,助力信用修复“更顺畅”。自2024年2月起,在“运证通”APP启动信用信息提醒服务。在全国范围内被处罚和处罚信息已经达到最短公示期(3个月)的天津企业,将会接收到消息通知。企业再次获悉被处罚时间、处罚机关、处罚文书号及信用修复方式等信息,便于及时关注信用状况、开展信用修复,避免对后续生产经营活动造成不良影响。同时,天津市交通运输委还联合北京市交通委、河北省交通运输厅,对在天津被处罚的北京、河北交通运输企业提供信用信息提醒服务,进一步提升了京津冀交通运输信用协同监管与执法协作水平。截至目前,已通过“运证通”APP为2022家企业提供14955次信用修复提醒,企业信用修复意识明显提升。
        “核验式”数据服务,免去申请材料“繁琐事”。以往,行政处罚事项中如涉及罚款,需要企业提供相关的缴纳罚款凭证才能完成信用修复。而在道路运输客货运等领域,往往是由司机代企业接受处罚并缴纳罚款,由企业申请信用修复。这种现象常导致票据不慎遗失或者删除,影响企业上传材料,从而出现了信用修复难的问题。针对这一现象,自2024年4月起,天津市交通运输委率先开展数据核验代替申请主体提供材料服务,联合天津市发展改革委打通跨部门数据通道,整合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归集的缴纳罚款凭证数据,印发《优化行政处罚信息(交通运输领域)信用修复工作指引》,企业可以通过提交“已缴纳罚款承诺书”,代替提交已缴费凭证,两部门通过系统数据对“承诺书”与缴纳罚款凭证进行比对核验,完成信用修复,实现“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截至目前,通过“承诺式”服务已帮助企业完成修复3000余次,其中70%以上为外地企业,有力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详情页广告(1)

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 《汽车维护与修理》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5040913号-3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技术支持:《汽车维护与修理》杂志社北京铭万